大学生创业
当前位置: 首页>>大学生创业>>正文

寿光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2016年01月07日 14:40 管理员 点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稳定就业岗位,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521号)和《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潍政字〔20155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1.将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把市场就业导向、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和劳动者就业创业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市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促进就业创业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等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对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转型升级项目、创业创新项目、教育培训项目等,特别是新上项目,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优先给予支持。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政绩考核,细化目标任务、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资金投入、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市督查局、市发改局、市人社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各镇街区配合)  

  2.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大力扶持发展小微企业。严格落实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延期政策,20171231日前,对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月营业额3万元以下的营业税纳税人,免征营业税。加大科技型小微企业奖励扶持力度。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所得税优惠政策(财税〔201534号、99号等),在此基础上,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以国家优惠数额为基数,按30%的比例给予奖励。发挥小微企业发展聚集优势,争创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立小微企业目录,对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开展抽样统计。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对小微企业新招用劳动者,按规定给予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社会服务组织等可与小微企业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地税局牵头,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税局配合)  

  3.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失业风险。全面落实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50%的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从2015年起,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的政策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依法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企业。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主辅分离、兼并重组5类困难企业按照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其他企业一般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30%给予稳岗补贴。补贴资金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等支出。建立完善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应对失业风险的就业应急预案,强化对失业风险的防范和调控。(市人社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总工会配合)  

  二、鼓励支持全民创新创业  

  4.营造创业的良好环境。支持举办各类创业宣传活动,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创业的热情。组织开展“寿光市创业之星”评选、“寿光市创新创业大赛”,对评选出的获奖选手,给予奖励,所需资金从我市创业专项基金中列支。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大赛、创客成果展等活动,经认定为市级重大创业宣传活动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就业创业服务进社区、进乡村、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地、进学校活动。组织开展创业导师进企业现场咨询诊断活动,及时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文广新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配合)  

  5.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一批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众创空间。支持个人、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对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经认定后,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引导和鼓励市内资本与市外尤其是境外合作设立新型创业孵化平台,引进外部先进创业孵化模式,提升孵化能力。鼓励利用现有闲置厂房、商务楼宇等资源,科学合理地改造利用,建设一批孵化条件好、承载力强、融创业指导服务为一体,涵盖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各类创业群体的创业载体。支持创建高层次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可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前提下,或利用原有经批准的各类园区建设创业基地,打造一批创业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各镇街区要根据各自产业特点,建立1处以上市级标准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市本级要按照高起点、功能全的标准建设2处以上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区。制定我市创业孵化载体认定管理办法,对经评估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从本级就业创业专项资金中奖补20万元。对经评估认定为省和潍坊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或创业示范园区的,享受省、市给予的一次性奖补资金。(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牵头,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各镇街区配合)  

  6.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不断扩大基金规模。发挥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鼓励创投机构、大型骨干企业参股创立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投向种子期或初创期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以及互联网众筹创新项目。设立就业创业专项基金。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创办小型微型企业、高校毕业生创业,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等。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推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补偿制度。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小微企业贷款,超过潍坊市平均增幅的部分,按1%的比例提供风险补偿,鼓励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推动发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新模式,不断加大对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支持。鼓励支持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中小板融资或在新三板、区域产权交易平台挂牌融资。鼓励支持大中型企业参股创业企业或创业企业之间互相参股,共担风险,共同发展。推动多渠道股权融资,依法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等融资新模式。(市发改局、市财政局牵头,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经信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寿光支行配合)  

  7.调整和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资金规模。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积极筹措增加担保基金,增强创业担保贷款支撑能力,十三五期间,创业担保基金每年增加300万元。各类创业人员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20万元,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可上浮3个百分点,给予全额贴息;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300万元,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贷款贴息。对还款及时、无不良信贷记录的,允许再申请一次创业担保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对从事网络创业的,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积极探索创新反担保模式,对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大型商场、加盟连锁企业给予一定的创业反担保信用额度,允许其在信用额度内为其所辖企业、商铺提供反担保。探索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以多种形式为青年、妇女创业和会员创业企业提供反担保。(市人社局牵头,市财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人民银行寿光支行配合)  

  8.落实减免税费政策。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不在目录内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凡未纳入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内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一律不得向企业收费。对不执行清单管理的乱收费行为,由物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予以查处。全面清理规范强制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组织涉企收费行为。落实完善创业负担举报反馈机制。落实国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扶持中小微型企业、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和鼓励发展行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个体工商户税收起征点按国家规定最高标准执行。将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的人员范围由失业1年以上人员调整为失业半年以上人员。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可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市财政局、市发改局牵头,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配合)  

  9.落实完善创业补贴政策。对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正常经营满12个月的创业者,给予不低于1.5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其中,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提高到2万元。从2016年开始,对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的,给予2000元的创业补贴。对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和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不含创业者本人)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每个岗位2500元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享受店铺租赁购买补贴。到20161231日,对于自愿到我市重点专业市场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除享受市政府的相关创业政策外,租赁商铺的按照每平方米100 元的标准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购买商铺经营的由市财政按购房价格的2%给予补贴。(市人社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  

  10.鼓励支持农民致富创业。按照建设“品质寿光”和“美丽乡村”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经济发展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以发展会展经济、品牌经济为重点鼓励引导有意愿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因地制宜围绕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到农村创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支持农村网上创业,借鉴“淘宝村”发展经验,建设一批“电商示范村”。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符合农业补贴政策支持条件的,可按规定同等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民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寿光支行配合)  

  11.发挥创业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支持各镇街道创建省级和潍坊市级创业型镇(街道)、创业型社区,对评估认定为省级和潍坊市级创业型镇街道、社区的,我市从创业专项基金中给予一次性奖补。组织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十三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毕业5年内自主创业参与率不低于5%。对具备领军潜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学生新创企业,在经营场所、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重点扶持。(市人社局牵头,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配合)  

  三、统筹推进城乡就业  

  12.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推进公平就业,全面落实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制度,实现招聘信息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结合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推进,每年在镇街道、社区(村)购买一批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优先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社会保险补贴。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鼓励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提供就业见习岗位。落实完善见习补贴政策,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70%以上的见习单位,政府见习补贴比例提高10%。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申报从事灵活就业的,在办理实名登记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数额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最长不超过3年。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市人社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团市委配合)  

  13.加强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合理确定就业困难人员范围,规范认定程序,做好登记认定和跟踪服务,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到企业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对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适当的岗位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可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并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初次核定享受补贴政策时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规范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建立定期核查机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岗情况的管理和工作考核,做好退出后的政策衔接和就业服务。加大对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度,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对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核算家庭收入时,可以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在一定期限内的劳动所得不计入家庭收入。(市人社局牵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配合)  

  14.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落实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措施,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有序推进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市民化,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各镇街区在征地批复后制定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时,要明确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具体措施,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市人社局牵头,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地税局、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寿光支行、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配合)  

  四、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15. 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整合资源,打造集充分就业型、创业创新型、智慧就业型、标准服务型为一体的四型就业社区。对达到省、市级标准的,给予一次性奖补,所需资金从创业带动就业资金中安排。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的需要,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创业服务功能,建立创业项目库、创业专家资源库,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培养创业培训师、创业咨询师,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公共创业服务。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将市、镇街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市人社局牵头,市财政局、各镇街区配合)  

  16.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把“智慧就业创业”纳入“智慧寿光”工程,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人社、教育、民政、公安、财政、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全面使用和充分利用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全程信息化。结合“互联网+”行动,开发完善寿光就业创业微信平台、寿光公共就业创业网功能,开通政策咨询热线、开辟网络媒体专题栏目、开通微博微信互动平台等形式,使各类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了解掌握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为其开展个性化、订制化服务。推进“数字就业社区”建设,十三五期间,实现全市社区就业创业无人值守自助服务。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利用政府数据开展专业化就业服务,推动政府、社会协同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市人社局牵头,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统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税局、各镇街区配合)  

  17.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健全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探索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公示制度,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全金融、财政、工商等政策扶持体系,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企业招聘行为、职业中介活动的监察执法,及时纠正查处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限制及欺诈等行为。(市人社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配合)  

  18. 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办法。以常住地为登记点,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事实或就业要求、符合我市就业失业登记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在常住地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进行就业失业登记。建立就业创业政策均享制度,对就业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在常住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且在当地参加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保障其与本地户籍人员享受同等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市人社局)  

  19.建立健全就业创业统计监测体系。健全就业统计指标,完善统计口径和统计调查方法,逐步将性别、非农就业等指标纳入统计监测范围。探索建立创业工作统计指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劳动力调查制度,扩大调查范围,增加调查内容。依托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加大就业统计调查人员、经费和软硬件等保障力度,实行项目化管理,推进就业统计调查信息化建设。(市人社局、市统计局牵头,市公安局、市财政局配合)  

  20.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顺应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需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以新招用青年劳动者和新转岗人员为重点开展就业技能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强化职工上岗和转岗适应能力。完善政府购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机制,统筹编制全市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整合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使用统一的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培训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培训的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实现同一专业培训质量标准和补贴标准统一,防止低水平、重复培训。利用各类创业培训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创业群体、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特点的创业培训项目。支持各类培训机构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和劳动者需求,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市人社局牵头,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配合)  

  21.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对企业与培训学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可先行拨付职业培训补贴。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支持企业以新招用和转岗人员为重点开展培训。搭建互联网移动培训平台,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新型培训模式,方便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对通过互联网移动在线培训学习的,记入学习课时。学习借鉴创业大学 “创业教育+模拟实训+苗圃实践+跟踪扶持”培训模式,建立培训、实训、孵化、服务一体化创业培训机制,提高创业者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市人社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目标责任考核  

  22.健全就业创业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促进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分管市长为召集人的促进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市人社局牵头做好协调、服务和目标考核工作。各镇街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促进就业创业摆上重要议程,认真落实本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和配套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在就业创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有关部门、单位不履行促进就业职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对有关负责人及具体责任人实行问责。(市人社局牵头,市促进就业创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配合)                    

                                                                                                                  寿光市人民政府  

                                                                                                                  20151225

上一条:1231123